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联寓公寓项目案例
项目简介
联寓公寓项目位于陈家宅路20号,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南北高架,毗邻地铁8号线(西藏北路)地铁站。项目系上海玩具厂闲置厂房改建而成,由上海复欣致远置业有限公司运营,提供1310张床位,房型以四人间和六人间为主,平均租金价格为800-1000元/床,为城市一线劳动者在中心城区安“家”、更好服务“卓越城区”建设提供了保障,2024年7月项目开始供应后,3个月内签约率就达到75%。
做法成效
静安区地处中心城区,空间资源相对紧张,对于在这里工作的城市一线劳动者,“租房难”“住得贵”“住得远”等问题尤为突出。为了给他们在中心城区安一个“家”,静安区住房保障部门优先在配套成熟、交通便利、产业集中、人口集聚的区域布点选址“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筹措了位于静安区中部的联寓公寓项目。
(一)持续优化设计,打造“温馨之家”
作为闲置厂房改建项目,在设计改造之初,静安区就以打造高品质“温馨之家”为目标,努力贴近城市一线劳动者安居诉求,重点在室内空间设计和内部设施提升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租户的居住体验。
一是充分满足租户的基本需求,营造“家”的氛围。所有户型统一安装了空调、配有独立卫生间,采用木质家具,房间内配以绿植,提升居住氛围感。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与巧妙的设计布局,融入了必备的生活设施,兼顾储物空间和个人私密空间的平衡。比如,床位安装了床帘、USB充电口与小夜灯,床下设置了行李箱置物格、鞋柜,在小空间内将衣柜、洗衣机、冰箱巧妙地组合式放置,让居住便利与个人空间均得到保障。二是充分考虑租户的现实需求,体现“家”的温度。针对城市一线劳动者多数早出晚归的实际情况,配置了24小时营业的小卖部,设有24小时保安亭,提供24小时“管家服务”。在公共空间安排上充分考虑到租户日常“衣食住行”所需,配置了可容纳100余辆非机动车充电和停放的公共车棚,以及快递柜、取餐柜等,公共厨房提供电磁炉、电饭煲等设施,在每层走廊里放置了公共饮水机,房间每周提供两次保洁服务。
(二)积极联动各方,实现“可持续发展”
项目在运营过程中,依托市级住房保障部门搭建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供需对接平台,在区房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属地、有关行业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保障下,实现了“高质量供给-入住率提升-高品质服务”的良性循环。
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牵线,与区总工会、区民政局等部门、市物业协会以及有关银行沟通洽谈,持续引进附近医院和养老院机构护理员、物业从业人员等一线劳动者入住。入住人员所在企业也高度重视对所属员工的管理,积极与项目方对接做好入住签约和后续管理等工作,有的企业甚至将对员工的消防安全模拟测试放到项目上来实地开展,客观上提高了入住人员的安全意识。区住房保障部门积极导入各方力量,聚焦租户“急难愁盼”,在项目内建设了健身房、影视厅、图书室等,还在公共空间配备了医务室、法律援助等公益服务,邀请属地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服务,理发室还有10元一次的剪发服务实惠亲民。属地街道对项目大力支持,在项目内专门设置了党群服务站,开展政策宣传、党员服务、惠民购物等暖心活动。推进了“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食堂区建设,为入住人员提供了零距离的就餐和生活服务。
(三)激发主体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由于入住人员中有不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员,项目属地街道将“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纳入区域城市网格化管理和属地社区综合治理,在着力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发挥作用,参与社区治理。
项目运营方把引导入住人员参与公共治理作为项目可持续运营的重要一环,经过认真排摸、充分沟通,与租户和员工中的党员一起成立项目党支部。接下来,项目党支部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带动青年团员一起主动亮身份亮承诺,积极参与项目公共活动策划服务、公共事务讨论决策,以此引导入住人员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经验启示
(一)深入挖掘资源,探索中心城区项目筹措供应路径。静安区结合区域位置,在中心城区合理选择点位,深入挖掘“一张床”项目资源,利用闲置工厂用房实施改建,并由专业运营方负责运营,探索出中心城区筹措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的路径。“缩短通勤时间,提升入住体验”是本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让很多租户在中心城区能够“物超所值”的安个“家”,切实体现了“小小一张床”、温暖一个心灵,让“家”成为城市一线公服人员奔赴梦想的底气。
(二)住房民生实践,解决“急难愁盼”是根本点。住房民生实事项目就是要围绕保障对象的工作特点、实际需求,切实了解租户“急难愁盼”。本项目在区住房保障部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区民政、公安、消防、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强联动,共同赋能,精心实施,打造群众喜欢的城市建设者管理者“温馨之家”,用新时代“一张床”圆城市一线公服人员“安居梦”,充分体现“家”的温度。
(三)纳入社区服务,实现党组织在“家”治理中有效在场。本项目所属街道将“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纳入社区管理服务范围,组织开展各项便民利民和社区志愿服务,针对租户人群特点,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多元主体互联互动,实现党组织在“家”治理中的有效在场、有效动员、有效服务,不断完善社区治理,让城市一线公服人员融入社区、爱在静安、留在上海,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免责声明: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活动告知